扬州之战的结果如何?造成了怎样的影响?

  公元1645年(清顺治二年,南明弘光元年),在清除南明弘光政权的战争中,南明弘光朝兵部的历史可以监督扬州军民抵抗清军的围攻。这场城市守卫战被后人称为扬州之战,以清军的胜利告终。下面有趣的历史小系列会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。我们来看看。

  1645年3月(清顺治二年,南明弘光元年),多尔根东移军事重心,命令多铎南征。此时,洪光政权内部正在发生激烈的党争,王子案爆发。驻扎在武昌的左良玉不愿与李自成正面交战。以清君侧的名义,顺长江东下争夺南明政权。马士英被迫调到江北四镇迎击左军,导致清军江淮防线空虚。虽然史可法时在扬州有督师之名,但实在无法动员四镇之兵。一月中旬,清军破徐州,渡淮河,兵临扬州城下。

  4月25日,扬州市陷入困境,历史不屈。随后,清军渡过长江,克镇江。弘光帝去芜湖。5月15日,所有大臣向南京投降清兵;5月22日,弘光帝被俘,送往北京处死。弘光帝在位仅一年,即灭亡。

  结果

  清军占领扬州后,多铎以不听招降为由下令屠城。他在南京等地文武官员等的命令中说:昨兵至维扬,城内官员军民婴城坚守。珍惜民命,不忍加兵,先将祸福谆谆教诲,推迟几天,官员终于抗命了。然后攻城屠杀,妻子为俘。是不是本怀,盖不得已而行?后来到处都是士兵,官员军民抵抗不降,维扬可鉴。扬州居民几乎全部被屠杀,除了少数破城前逃离,清军入城后隐蔽幸免于难者之外,城中积尸如乱麻。

  评价

  明末清初,历史学家谈迁路过扬州时,曾到梅花岭寻找历史可法衣冠。回首往事,他感慨万千,评价道:江都多陵阜,故名广陵,城坚浩广,四野曼延,正利步骑,雄闻晋唐,今西门毁灭。

  当代史学家顾成在《南明史》中评论扬州之战:就扬州之战而言,史可法没有组织有效的抵抗。有史料说他坚守扬州十天,对清军造成重大伤害,也不符合事实。史可法本人在4月21日写的遗书中说:清军于18日进入城下,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心已去,无法收拾。在多铎下令攻城之前,史可法已经自觉处理了军事交幕僚。清军24日开始攻城,扬州不到一天就失守了。

  影响

  随后,清军渡过长江,克京口镇江。弘光帝去芜湖。5月15日,所有大臣向南京投降清兵;5月22日,红光帝被俘,被送往北京处死。红光帝在位仅一年,即灭亡。南京失陷后,杭州鹿王朱昌(1645年)、英天威宗王子王之明(1645年、福州益王朱江慈(1645年)、桂林靖王朱亨嘉(1645年)等监国政权相继建立,但昙花一现,几天就结束了。

« 上一篇
下一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