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起为何一生不败?主要原因有四个

  白起,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将军。他是继孙武和吴起之后的另一位杰出军事家和指挥官。他与廉颇、李牧和王健一起被称为战国四大将军。接下来,有趣的历史编辑将为您带来相关介绍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。

  白起一生不败的主要原因有四个。第一,白起的军事才华真的很强。在同一时代的将军中,确实是罕见的敌人。

  第二,当白起领兵时,秦国足够强大,可以为白起提供足够的战争资源。有了强大的战争资源,白起有机会实现他擅长的一些战术。

  第三,同时代能与白起抗衡的名将,一只手数得过来,而他们却没有与白起抗衡。

  第四,最重要的是,白起可能并没有真正失败。特别是当白起第一次亮相时,他可能也输了,但史书上没有记载。当白起的指挥能力成熟时,指挥的几场战争确实赢了。白起宁没有打那场可能输的战争。

  所以,白起终于死在这上面了。

  为了更好地理解白起常年不败的原因,我们可以逐一分析这些原因。

  先说第一条。

  首先,在军事才能方面,白起一定是非凡脱俗的,这是毫无疑问的。白起一生指挥了几十场战争,其中最大的四场是伊克战争、严英战争、华阳战争和长平战争。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这四场战争的过程,我们会发现白起的指挥能力是上帝。

  以伊阙之战为例。这场战争是秦国与韩魏作战。战争前,秦国刚刚被齐、韩、赵、魏、宋共同殴打。联军撤退后,韩魏利用地理优势组成联军,直接堵在函谷关外,生怕秦国再次东出。

  因此,当时白起的任务是打败韩魏两国,重新开辟秦国东出的通道。

 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白起领兵后,他花了一点时间赢得了韩国的新城,并在战术上取得了领先地位。占领新城后,秦国可以阻止楚国在短时间内增援韩魏,创造单打独斗的局面。

  控制新城后,白启才与韩魏正面作战。战争开始时,白启利用韩魏不信任的机会,首先假装攻打韩国,让魏国站在墙上,然后突袭魏国,造成魏国军队混乱,趁机让魏国逃跑的士兵扰乱韩国军队,最后由秦国杀死。

  在这场战争中,白起不仅击败了韩魏,还利用当地的特殊地形,使韩魏军队崩溃,无法及时逃脱。因此,战争结束后,韩魏24万精英几乎全部被白起歼灭。

  请注意,在与伊阙的战争中,白起实际上处于弱势军队的状态。因为当时秦国还在四川对抗楚国,所以四川需要安排大量军队。因此,当时秦国只给了白起十几万人。然而,凭借10多万人,白起正面歼灭了韩魏24万联军。

  这场战争足以证明白起的军事才能。此外,许多后代表示,白起只会顺风作战,只会依靠优势部队击败敌人。从这场战争中我们也可以看出,这句话完全是胡说八道。

  至于后来的燕英战争、华阳战争和长平战争,也是如此。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这些战争的过程,我们会发现,在这些战争中,白起的指挥手段完全是教科书级的。它不仅找到了敌人的弱点,而且发挥了自己的优势。

  此外,白起可以轻松指挥10万人甚至数十万人的大规模兵团作战。这种指挥能力也很可怕。任何对古代军事略知一二的人都会知道这一点。随着士兵数量的增加,军队指挥的难度将增加几何级别。

  能够同时指挥数十万人作战的将军在任何时代都是罕见的。只有在指挥能力方面,很少有将军能与同一时代的白起相媲美,一只手数得清楚。

  就个人军事能力而言,白起绝对是过关的,所以才有了一生不败的基础。

  第二,白起领兵时,秦国虽然不能成为列国中最强的,但已经是最强的几个了。

  很多人都知道,战国初期,秦国曾经衰落过一段时间。当时,魏国是列国中最强大的,魏国曾经压得秦国抬不起头来。

  但后来,随着秦国商鞅的变法,秦国的制度不足得到了弥补,甚至超过了其他国家。因此,商鞅变法后,秦国开始迅速崛起。与此同时,楚国、齐国、韩国等国家也开始逐步改革和崛起。

  这些国家崛起后,魏的生活就不好了。后来,在齐、秦、楚三大强国的围攻下,魏迅速衰落。随着魏的衰落,秦在西方的发展开始完全被压制。

  此后,到了秦惠文王、秦武王时代,秦国不仅迫使甘肃义渠国归降,还将势力范围扩大到四川,并开始逐步扩大到函谷关以东。

  因此,在秦昭襄王时代,也就是白起领兵的时代,秦国虽然不能占主导地位,但只能说与齐国、楚国、赵国等国家站在一起。但此时,秦国拥有广阔的土地面积和足够的粮食生产和人口。

  最重要的是,当时秦国已经建立了一个高效的耕作战系统,可以给白起一支强大的军队和足够的后勤供应,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。

  无论天才多么强大,他们也需要一个强大的平台来发挥自己的力量。白起可以用10万人歼灭韩魏24万联军。但他不能用数千人击败韩魏24万联军。如果白起不是在秦国,而是在周王室或其他小国当官。无论白起有多强大,他都没有机会发挥作用。

  第三,如果我们仔细回顾白起的生活,我们会发现他基本上没有和同时代的名将交手!

  和白起同时代,有希望打败白起的名将不止一个。至少乐毅、廉颇、李牧不输白起,他们也很强大。

  但这些人,没有一个,和白起交手。

  我不得不说,这真的是一种遗憾。作为同一时代的著名将军,没有巅峰,甚至没有机会在舞台上展示,这真的很令人遗憾。然而,这种遗憾实际上是人为造成的。

  更不用说李牧了,李牧应该比白起年轻。当白起穿越世界时,李牧应该刚刚崛起。此外,李牧最初在赵北边境与匈奴的战场上崛起。所以这两位著名的将军,没有沟通,是可以理解的。

  但李牧、乐毅、廉颇的错过,绝对是人为因素。

  公元前284年,齐国独自吞并宋国,引起了列国的仇恨。因此,接下来,秦、燕、韩、赵、魏组成联军,共同进攻齐国。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国。

  五国伐齐时,联军指挥官是燕国的乐毅。五国伐齐事件十年前,白起刚刚打了伊阙之战,歼灭了韩魏24万联军。战后,白起花了好几年时间不断夺取韩魏地盘。

  因此,五国伐齐时,白起其实应该是秦国的统帅,带领秦国大军进攻齐国。

  不幸的是,秦国当时没有派他去。

  白起之所以没有派白起,是因为白起太沉迷于杀戮。一旦派白起去齐国,很容易直接杀死齐国人。当时,对秦国来说,秦国希望看到齐国倒下,齐国受到严重打击,但他们不想看到齐国被其他国家分割或吞并。

  正因为如此,秦国当时没有派白起上场,白起也错过了与乐毅同台展示军事才华的机会。

  至于廉颇,那就更可惜了。在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中,赵国的教练一开始是廉颇,而秦国为了让赵国掉以轻心,暂时撤回了白起。直到后来,为了赢得这场战争,秦国迫使赵国临阵换教练,用赵括代替了廉颇,用白起代替了秦军教练的秘密。

  就这样,白起和廉颇遗憾地错过了。

  如果赵当时没有换教练,也许同时代的两位名将可以打一场前所未有的精彩战争。然而,从秦国的国家利益出发,秦国不愿意让这种情况发生。毕竟,让白起打赵括更符合秦国的国家利益。

  这也许是白起一生中最大的遗憾,因为他没有和同时代同级别的名将交手。

  第四,最重要的是,白起可能并没有真正失败。

  在白起的生活中,当他第一次开始他的职业生涯时,作为一个新人,他实际上可能会失败。然而,这段历史并没有被记录在历史书中。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,秦赵翔国王让他与赵国作战,他没有去。如果战争是白色的,估计它真的很可能会失败。

  根据我们目前能找到的确切历史记录,白起在公元前294年首次出现。今年,白起被任命为秦国左舒昌,带领秦军进攻韩国。

  白起的死亡时间是公元前257年。也就是说,白起独立指挥秦军37年,从左舒长到死亡。在这37年里,白起从未打败过。至少,白起从未输过有记载的战争。

  然而,就这样,出现了一个问题:左舒昌在秦国的官职制度中是一个非常高的官职。在商鞅变法之前,这几乎是秦国非嬴姓官员的最高职位。在白起时代,虽然左舒昌更像是一个头衔,但它并不容易获得。

  这意味着白起在晋升为左舒长之前应该打过很多仗,但这些战争史书上没有记载。

  此外,就在白起被任命为左舒昌两年前,齐国著名将军匡章刚刚率领五国联军突破函谷关。白起不可能在匡章突破函谷关后参军,然后在两年内迅速上升到左舒昌的高位。换句话说,白起很可能也参加了五国联军突破函谷关的战争。

  既然匡章当时打破了函谷关,打败了秦国,白起又参加了战争,是不是变相解释白起其实打过败仗?然而,战争开始时,白起的地位仍然相对较低,而不仅仅是秦国的军事主官。

  因此,在白起升任左妃长之前,白起其实是有可能打败败仗的,只是历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。

  至于白起人生最后一战,值得多说几句。

  长平战役结束后,白起想趁机直接攻打邯郸,一口气摧毁了赵国。不幸的是,就在这个时候,秦总理范菊以秦国粮草不足为由,劝秦昭襄王退役。白起得到命令后,不得不退役。

  然而,一年后,由于种种原因,秦赵翔国王再次下令秦军进攻邯郸,试图摧毁赵国。但白齐明白,他错过了摧毁赵国的最佳时机。如果他带领士兵进攻邯郸,所有其他国家都将派遣援助士兵进行救援。

  白起虽然很强,但也不觉得自己能以一敌六,带领秦军同时击败六国联军。

  归根结底,白起很强,但他不是神。

  所以他拒绝了这次出兵。

  随后,秦昭襄王以他抗命为由,直接将他送死。

  如果白起服从命令,参加邯郸之战,大部分都会输。如果是这样,白起一生不败的神话可能会破灭。

  但也正是因为他宁死也不参加那场战争,白起一生不败的战绩,才成了神话。

  这就是白起不败的真正原因。

« 上一篇
下一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