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真正的封疆大吏,唐朝节度使和清朝总督谁权力更大?

  清朝的总督和唐朝的节度使一样,是真正封疆官员和地方最高权力的执行者。他们持有兵权,驻扎在一方,有的甚至担任两广总督、陕甘总督等几个地区的总督。唐朝的节度使和清朝的总督哪个权力更大?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有趣的历史。让我们看看!

  与唐朝的节度使来相比,清朝总督的权力实际上要小得多,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不容易像唐朝那样叛逆的原因。

  盛唐时期的唐朝节度使,不仅仅是掌握重兵的统帅?它还被授予“双景双节”,即军事指挥可以专门执行,地方民事财政也是一把抓。甚至防御区的大大小小的官员也大多在节度上任命一只手。辖区内的城镇堡垒,从士兵到官员,都要服从节度,几乎指的是哪打哪打。即使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,也有几十万强兵在手,就是当地的土皇帝,春秋时期的诸侯。

  如果你想制造混乱,那就是下定决心的事情,所以后来会有安史之乱。

  有了唐朝的教训,后来的王朝当然要吸取教训。清朝的总督,看似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大权,当然也受到各种限制。

  清代总督声称可以“掌厘治军民,综制文武,检举官员,修改封疆”,即军民官员都由总督管理。而且大部分总督一口气管两三个省。理论上,这些总督成年人很有机会成为土霸王。

  然而,清朝极大地限制了总督的权力:

  1、限制官员人事任命的权力

  清朝各级将领官员基本上都是中央任命的,总督任命的官员也必须报兵部备案审批。

  这样,总督周围的朝廷官员就限制了总督的权利,也让总督受到了很多监督。每个人都在为朝廷工作。如果总督想犯错,基本上就是分分钟换光杆司令。清朝历史上有很多总督被下属推倒的例子。

  2、军队指挥权

  唐朝的节度使者都是权镇的统兵,有绝对独立的指挥权。他们手里有几万几十万的军队,往往就像叫自己的胳膊。

  至于清朝的总督,名义上有很多人,但只有大约三个营的“监督标准”被总督直接指挥,只有4000或5000人。此外,在这样的人群中,动员也必须得到朝廷的同意,否则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指控。

  调动其他军队,还要向朝廷请示批准,有严格的调兵程序。否则,总督手下的督军也不会同意。而且总督辖区内的其他军队各有所属。到处都有衙门管理的水运巡盐等部队,都不是总督直属的。绿营部队属于当地提督控制,平日里总督控制不了。只有在战争发生后,经朝廷委派,才属于总督调度。此外,精锐的八旗军队由清朝直接任命的“八旗将军”管辖。甚至从等级上看,八旗将军“在总督面前与他们一起演奏”,高于总督。

  也就是说,如果清代真的有一个总督想造反,那么他最多能调动的就是四五千个“监管标准”,很可能在出名之前就被八旗绿营等各种部队消灭了。

  3、巡抚总督相互牵制

  清朝总督下有巡抚。巡抚的等级低于总督,但他不是总督的下属。他还掌握了一定的地方军政权力和自己直接指挥的军队“巡逻标准”。两者相互约束,分散了总督的权力。

  4、总督没有财政权力

  如果你想叛逆,你必须有工资支持。唐朝节度使掌握了一个地方的财政权力,一个地方的财富为其服务,可谓富得流油。

  清代总督手里只有军权,却没有财权。虽然他可以干预一两次,但他无能为力,想招兵买马。

  因此,在清朝各种制度的限制下,清朝的总督们只能想想,他们想和唐朝的节度一样叛逆。

« 上一篇
下一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