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调桄桄是什么?起源于哪个朝代?

  什么是汉调?起源于哪个朝代?汉调是陕西省汉中市地方传统戏剧,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。 又称汉调秦腔、南路秦腔、深戏,是明末关中秦腔与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而形成的梆子声腔剧。

  历史渊源

  汉调作为一部民族戏剧,经过漫长的萌芽、孕育和宋代的形成,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。汉调供奉楚庄王,不同于秦腔以唐明皇为庄王,说明了信仰的地域特色和源泉。一些线索可以从文献和出土文物中找到。

  西汉时期,出生于城固县的外交官张骞从西域国家带回胡茄、琵琶等乐器,鼓吹“摩河兜勒”音乐,为歌剧音乐提供参考。

  逃到汉中的唐德宗、西宗,促进了参军戏对汉中的影响。

  宋韩怡知洋州写了一首记载西乡、城固、洋县戏剧活动的诗,“夜月人奏管弦”、“喧天鼓吹迎神社”。蔡交知洋州有“县官设窗帘,与人同乐”的记载。陆游还从军南郑写了一首诗,比如《灯火通明》、《宝钗》、《灯火通明》、《灯火通明》。琵琶弦急冰雹乱,羯鼓手风雨疾》。宋代,略阳县的老庙和财神庙都建了一座戏楼。


  阳县城隍庙剧院建于明洪武四年(1371年)。传统习俗每年农历八月初二庙会有两个剧班在这个楼演,每天三场,中午和下午在边台演,晚上在中台唱“踢台戏”,一家一折配演直到天亮。这些都证明了汉调在汉中戏剧的早期孕育和发展。

  老秦腔在明朝万历年间(1573-1620年)传入汉中。清朝乾隆年间(1736-1795年),洋县秦腔艺术家借用当地方言、民歌、小调等。,丰富了原有的歌唱曲调,使得老秦腔的音调和风格不再像秦腔那样高贵、激动、强烈、急促,而是变得柔和、细腻、悠扬。因此,富有地方特色的戏剧《汉调》的形成。

  文化特征

  腔调

  汉调清晰的唱腔属于板腔变化体,既有秦腔的高亢美,又体现了陕南地方音乐优雅柔和的特点。丹角唱腔高,讲究唱“硬三眼调”;花脸善用“倔音”,声高八度,多以假声演唱,尾音拖腔较长,被称为“老少配”。唱腔板路包括二流、慢板、尖板、拦头等,并有“软”、“硬”、“快”、“慢”之分。“软”是表现悲凉情绪的苦音,“硬”是表现喜悦情绪的欢音,“快”是快板,“慢”是慢板。

  乐器

  汉调的伴奏不同于文学和武术。文场原本以盖板二弦为主乐器,后来改为板胡,另有京胡、海笛、三弦等。;武术场地使用尖鼓、平鼓、钩锣、钽、簸子、牙齿、木鱼等打击乐器。

  技巧

  汉调对表演的追求大大夸张,包括“箍桶”、“撒莲花”、“耍椅子”、“棍架子”、“吊毛盖”、“变脸”、“换衣”、许多独特的技能,如“揣火”,以及许多独特的身材,如刀枪、棍棒、拳脚和翻腾。民国以前,汉调演出时,生、净均不穿靴子,常穿草鞋演出;丹角面部涂粉,头部插花即可出现。虽然他们的服装和化妆很简单,但他们的歌手非常讲究。当地人习惯于晚上听十里大调,听得远不近。他们被称为“燕过梁”。

  行当

  在过去,汉调的行业只分为五类:生、旦、净、末、丑。在剧团演员短缺的情况下,小生和小旦可以互补。大净应该带演老旦戏,二花脸应该带演彩旦戏,丑角应该包括杂角。随着历史的推进,剧目的丰富,观众欣赏要求的提高,行业扩大,角色分配更加详细。艺术家统称“八大行”,即一净、二末、三生、四旦、五丑、六老、七小、八杂。

« 上一篇
下一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