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汉三国时期,军队出现缺粮现象时是如何解决的?

  在古代,三军未动,粮草先行,可见后者的重要性。今日有趣的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,与大家分享。

  东汉末年,黄巾起义,天下大乱。各行各业的诸侯割据兼并,战争年复一年,人民流离失所。此外,由持续的自然灾害引起的粮食道歉和绝收。据学者统计,汉末水灾11次,大疫9次,震灾8次,旱灾6次,蝗灾5次。北方和中原人口急剧下降,导致三国初期粮食短缺。袁绍、曹操、刘备等人甚至经常没有军粮供应,经常因为断粮而不得不罢兵。无奈之下,军队往往只能吃任何东西。史书记载,吃桑椹、蒲火、水生植物的情况非常极端!

  自陈留起兵攻打董卓以来,曹操一直担心粮食问题。当董卓劫持汉献帝迁都长安时,关东诸侯有自己的异志,没有人愿意攻击。曹操独自攻击,董卓部击败了徐荣。曹操决定回扬州招兵,招募了4000多人。然而,由于缺乏军粮,新兵叛逃,只剩下500多人。后来曹操东征陶谦,由于粮食不足,不得不半途而废。与吕布争夺兖州时,由于粮食不足,双方不得不罢兵自守,继续军粮。

  汉献帝和文武百官从长安逃回洛阳后,没有地方住,也没有东西吃。粮食极度稀缺,州县各有强兵,但没有人贡献。百官只好出去挖野菜充饥,有的饿死在墙间,形势很危急。于迅建议曹操迎接汉献帝,曹操到洛阳迎接汉献帝。因为军粮吃光了,士兵们差点饿死。幸运的是,新郑命令杨培拿出储存的桑椹干来满足饥饿感,以度过危机。因为在兴平末年(195年),新郑遭受了灾难,人们又饿又穷。因此,杨培要求人们储蓄大量的桑椹和野豆,并储蓄了数千多只石斛来度过荒地。结果,他没想到这些储备最终救了曹操的军队。后来,杨培还投靠曹操,成为曹魏的官员。

  袁绍和袁术兄弟也是如此,史书记载“袁绍在河北,军人仰慕桑椹,袁术在江淮,取蒲赢”。和曹操一样,袁绍的军队曾经靠吃桑椹生活。在这里,我们需要解释为什么有这么多桑椹供他们食用。汉代特别注重农桑。可以说家家户户都种桑树。因为需要养蚕织布,政府鼓励人们多种桑树,遇到饥荒可以靠桑树生活。蒲蠃(pu luo),是蛤蜊、海螺等贝类。因为袁术在江淮地区,水网密布,所以吃各种蛤蜊、贝类的食物可以说是当地的材料,吃什么,甚至一起吃水生植物。

  桑椹、水生植物、蒲角这些东西做军粮也是可以理解的,但令人发指的是,在极端情况下,都有自己吃饭的情况。郭颁的《魏晋世语》记载,早期曹操军队严重缺粮。当时程昱想办法为曹操解决问题,于是在自己的县城(东阿县)强行抢粮,为曹军提供了三天的粮食。据说这些粮食中有很多肉干。这些行为严重打击了程昱的声誉,更有可能是他一生不到三公的重要原因。《三国志》引用《英雄记》说:备军在广陵,饥饿困倦,官士大小自相吃饭,饥饿侵犯,欲还小沛,使官请降布。刘备和吕布争夺徐州的时候,曾经逃到广陵,饥饿困倦,发生了自己吃饭的悲剧。无奈之下,刘备不得不投降吕布。

  兵马没有先动粮草,没有粮食就没有资本争夺世界。直到公元196年才逐步解决缺粮问题。曹操定都许昌后,开始实施屯田,当年得到了数百万的石斛。后来,大规模的屯田开始,在曹操的控制范围内,每个州都设立了屯田。为了解决军粮问题,吴、蜀也进行了屯田,逐步缓解了三国初期缺粮问题。

« 上一篇
下一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