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安石的变法对宋朝到底有哪些影响?

  “不怕浮云遮住眼睛,在最高层自命不凡”是流传至今的名句。作者王安石是北宋政坛的杰出人物。在北宋长期存在弊端,文武薄弱的时候,他以千百万人的气魄进行了改革,给北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。然而,他的改革备受争议。

  有人说,虽然王安石尽了最大努力实施改革,但他还是失败了。更重要的是,他甚至把北宋灭亡的原因归咎于他的改革。虽然王安石受到批评,但许多外国学者认为他是“11世纪中国伟大的改革家”。北宋的一位风云人物受到了如此不同的评价,这真是令人费解。

  事实上,王安石的变法过程非常复杂,不能简单地用成功或失败来评价。如果他的计划根本没有实施,或者在实施过程中被迫停止,这可以被称为失败。但事实并非如此。

  西宁二年(1069年),王安石在神宗皇帝的支持下参与政治事务,并在朝廷吹响了变法的号角。虽然朝廷中的顽固派非常不满,但在神宗皇权的压制下,他们不得不保持沉默。变法持续了十多年,直到元丰八年(1058年)神宗死亡。

  当时,哲宗即位,高太后控制了政府。在一朝一朝的情况下,新法律被停止。虽然新发展没有长期实施,但王安石在过去十年的变革过程中也取得了许多成就。即使结果没有达到惊人的水平,也不能简单地评价为失败。王安石改革的目的是富国强兵,所以从这两个方面开始。

  富国:变法前,北宋国库可谓穷叮当响。在封建社会,祭天仪式可以说是一件大事,千万不要马虎。但是北宋太尴尬了,连仪式上给官员的奖励都拿不出来,真的很可笑很大方。变法后就不一样了,国库的收入明显增加了很多。

  虽然与前朝繁荣时期仍存在一定差距,但库银5000万元以上的余额足以使北宋朝廷挺直腰板。此外,该国的可耕地面积大幅增加,甚至达到7亿亩。在封建社会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下,耕地面积增加的好处不言而喻。

  强兵:虽然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出身行军,但北宋的军事实力真的很难上台。宋太宗登基后两次北上攻辽,但都失败了。从那以后,北宋屡战屡败,连一个小小的西夏都拿不下来。新法实施后,军队在王安石的策划下增加了禁军裁员,逐渐有了新的氛围。

  军队实力增强后,与西夏发生了几次试探性的激战。虽然这些战斗有赢有输,但西夏却相当害怕北宋。特别是西宁六年(1073年),北宋将军王韶率领军队直接杀死数千名敌兵,收复河黄地区(今青海东部)失地,扩大了北宋边界2000多英里。这场战斗打出了北宋军队的赫赫军威,让周边国家收起了对北宋的低估。

  那么,既然改革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,为什么很多人说它失败了呢?这还谈到了王安石和司马光在当时朝廷之间的矛盾。他们都是神宗皇帝的大臣,他们都支持改革和振兴国家的主张。然而,尽管他们都支持新政策,但他们对新政策的具体问题有相反的看法:

  王安石的重点是新政的作用。只要新政能富国强兵,他就会不顾一切地实施;司马光考虑了新政的实施。在他看来,新政再好,也要循序渐进地实施。若过于急功近利,则难免与民争利,让朝中小人钻空子。假如宋神宗能在两人之间调和,使两人能够齐心协力为国效力,两人之间的矛盾就不会过于激化。因为,两个人虽然政见不同,但都有一颗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之心。不幸的是,宋神宗年少轻狂,根本不懂和气为重的道理。

  在表示支持王安石后,他将持反对意见的大臣全部降级。这样做,虽然明面上的阻力降低了很多,但却让新法更不受欢迎。这使得神宗死后,新法全面罢撤,王安石的苦心付诸东流。神宗死后,哲宗即位,司马光再次启用。也正是在他重登相位的那一年,他的政敌王安石去世了。虽然他废除了所有的新政,但他仍然钦佩王安石。王安石去世后,他竟然出人意料地向朝廷上奏,请求对王安石从厚抚恤,以示敬意。

  从这个角度来看,他们只是有不同的政治观点,没有私人的怨恨。令人遗憾的是,神宗皇帝必须使用如此罕见的两个人才。虽然新法律被废除了,但国家事务并没有改变。司马光和王安石相继去世后,北宋从未有过像他们这样的人才。哲宗死后,由于哲宗没有孩子,他不得不立哲宗的弟弟赵吉为皇帝。赵吉是臭名昭著的书画皇帝宋徽宗。

  当王安石实施改革时,反对他的人暗中喊道,新政实施后,世界将陷入混乱。然而,从新政实施之日起,赵吉就位已经31年了。在过去的31年里,更不用说没有外敌入侵了,甚至更大的国内农民起义也没有发生。

  然而,宋徽宗赵霁上台后就不一样了。即使新政被废除,他也只用了27年就把祖先美丽的国家交给了金国。这样,问题就很清楚了。虽然王安石的改革有得有失,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的国内矛盾,增强了北宋的国力。

  赵霁就不一样了。为了他的艺术追求,他忽视了公众,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。当时人们把北宋的灭亡归咎于王安石,其实是为了掩盖惠宗赵霁的错误。那时候,为皇帝赞美美德是可以理解的,但如果把敬业的英雄当成皇帝的挡箭牌,那就太糟糕了。

« 上一篇
下一篇 »